揭露游戏行业的真实现状 游戏人的围城
一、圈里人想出去,圈外人想进来
不得不承认,游戏行业,特别是中国的游戏行业,是个很奇怪的圈子。就像围城一样,外边的人拼命想进来,里边的人多少有点想出去。选择质量好的VPN代理 ,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封号的可能性,有利于游戏工作室联盟的长期稳定发展。
我是2003年才正式踏入这个圈子,这还是思考了很久以后的决定。实际上,如果想的话,大概在2000年就可以进入这个圈子。这未必是好事,但是从业经验会更丰富一些。如前所述,游戏这个圈子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充斥着期望、失望、欲望,随着行业性的下滑,无数游戏人的生存前所未有地严峻起来。半年不发薪水的公司比比皆是。
盛大从小虾米逐渐做到国内最大的游戏运营商,同时也给无数的资本吹出了一个巨大的泡泡,无数有钱或者没钱的大小资本家们拿着无数或大或小的钱袋子闯了进来,妄图通过网络游戏圈回更多的钱。 于是有了无数或大或小的新公司,各有奇谋,但下场多半不妙。有前赴后继拼命砸钱的,也有浅尝辄止龟缩防守的。只苦了那些在这些公司间反复跳槽的员工们。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尽管行业的整体水平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入行却越来越难了。对于一些习惯于游戏交易的玩家来说,比价器无疑是帮助玩家交易最快、最安全的平台!!
对于不少02、03年左右进入游戏行业的人们来说,那个时候跨过这个门槛相当容易,不太差的学历,一个正式的面试机会。入行似乎没有什么难度。但是随着公司越来越多,伴随着这个行业的高流动性(不要奇怪,在这个行业里边,任何职位上都有一年跳三四家公司的人物存在——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迫的),目前行业本身似乎已经无法容纳这么多既有的人员,所以新人想进来是愈发的难了。
一般认为,进入游戏行业的最简便的职业是两个:客服与测试人员。不过随着00到03年那一批老的客服(GM等等,那个时候不少GM是男性)人士逐渐成长起来,升迁到更高的职位或者成为了客服主管。他们逐渐规范了gm的招聘:只招mm。(当然这仅仅是笑话,但不乏真实成分)于是,不少人员被卡在了门槛以外。
另外一条路是测试。但是这基本属于国外的经验。从国内来说,大部分运营公司的测试工作都被现任或者前任的gm兼职掉了。而恕笔者直言,国内研发公司多则多矣,重视测试人员这一职位的少之又少。
而且,从这两个职位上逐步转到其他职位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因为有经验的人太多了。越来越多的倒闭游戏公司造就了大把的下岗员工,这些人,在各种职位上的经验怎么说也比gm、测试们多。于是乎这两个职位越发活得沉重。同时,新崛起的大大小小游戏行业的职业培训单位造就了更多新人,加剧了竞争的激烈。
二、入行难,难入行。
随着笔者在游戏圈子里边混得越来越久,也算积累了一些关系。帮人猎头或者被人猎头的事情逐渐多了起来。于是周围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经常有想让笔者帮忙介绍工作的。这其中,最难的就是传说中的初心者。(编者注:“初心者一词意为初学者,源于日语,现在是相当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就如同各个行业的职位分布一样,游戏行业也是有如金字塔一般的分布结构:工资低、底层的职位相对多,高级职位少。对于大部分新人来说,比较有机会的也就是底层职位。前面提到,比较没有专业技能的新人最爱选的就是类似GM、测试一类的工作。这些人,大多属于游戏中毒症患者。没有相关技能(写作、绘画、设计、程序等等),但是因为“喜欢玩游戏”,从而导致“想入这一行”。其实就笔者个人经验来说,真正进入游戏行业之后,对游戏的憎恶感与日俱增。就好比公司的同事们经常开的一个玩笑:什么沉迷啊,抓到圈子里边折磨半年,保证“毒瘾”全无。
而这部分新人,应聘的命中率相当的低。为何?因为这部分职位,本来薪水就不高,就算公司因为你是新人再往下压,能压低多少?还要考虑到公司因为你没有经验需要培训,要允许你犯错误所付出的代价。综合来说,也许还不如招聘有经验的人比较划算。
所以个人的建议是,真有心想做这一行业的新人,最好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再说。
至于另外的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新人,其实进入行业的机会也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大。例如说,上回笔者招聘一个负责维护的技术,前后收到的相关不相关的简历不下50份。与前边类似的原因,如今的公司,愿意下力气去培养自己团队的都少,更不要说专门去培养新人出来了。当然,行业性的不稳定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平均在职时间不超过半年的行业,有几家公司愿意用差不多相当或者更多的时间去培养一个人呢?说不定培养得差不多,新员工也准备跳槽了,公司的压力的确也很大啊。
三、准备好你的简历去寻找机会
除非是直接被其他公司挖角,或者被猎头公司挖角,简历还是很重要的。
游戏圈子虽然小,但是我们前头说过,失业待业的人士可不少。好与不好的职位总是有人去争的。何况还有通过各种七大姑八大姨的拐弯不拐弯的关系塞进去的简历。因此上,写一份好的简历和求职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它不一定能让你成功得到你想得到的机会,但是至少比你的求职信直接被hr人士直接丢进垃圾箱要好些。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妨稍微分析一下招聘者的心态:
以笔者个人招聘的经验来说,招聘者分为两种:
一种是专职的hr经理,他们只负责按照各个部门各种奇形怪状的需求到处搜罗人才,所以他们相对的不一定懂得有关的专业知识,也未必有很多相关的朋友圈子,所以简历的优劣就是他们评判应聘人是否有机会进入下一步测试的基本准绳。专业玩家网提供工作室库存系统,方便游戏工作室找到更好的出货渠道,想要游戏出货的工作室到专业玩家网注册会员就可以享受我们带给你们的方便与快捷。
另外一种是部门经理或者招聘职位的直属上司自己招聘,他们更多的了解专业知识,所以空话套话、假经验假经历很难瞒过他们的眼睛。另一方面,他们可能在本专业当中有着很深的关系圈子,你如果说谎,很难保证不被发觉。
所以对于新人来说,既然你没有很好的关系能走“终南捷径”,那么还是老老实实写一份好看又实在的简历来的比较重要:(笔者个人基本上一直在研发的圈子里边行走,所以基本上会以研发人员为例子来写了)
一般来说,简历应该分成如下几个部分:
1.个人的基本状况,包括学历、年龄、性别等等。这些会让你的招聘者对你的知识水平有个大概的了解;
2.相关技能,这里最好是应聘什么职位就说有关的技能,不要跑题太远(例如说,应聘程序员写了大段的论坛管理方面的经验心得,会给招聘者“耽误我时间”的感觉)
3.经验与经历。行业的新人,未必是初出社会的人,你不妨把和招聘职位有关的一些经历写出来。实际上这对两种招聘人来说,都是你证明自己价值的最好机会。(举例来说,应聘程序员的人,写上你在学校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做的小项目,绝对对你找工作有帮助),更好的,就是想办法附上你的作品(别太大,如果太大,不如放在网上,写成url请招聘者去下载,文件不要带上病毒哦)。
4.最后请别忘了应聘职位和薪资要求。这方面,不要自视过高也不要妄自菲薄。先想办法打听一下行业状况再郑重的写下你的要求吧。
对于新人来说,简历基本上这样就不错了,然后就是求职信。
有些公司不要附件形式的简历,这样的情况你只好把简历直接贴到信件正文里边。否则的话,请把求职信的正文写成缩略版本的简历。这样比如有机会让招聘者注意到(如前所述,招聘者同时收到的简历可能有很多,他不一定有时间全部看完,让他有兴趣的正文才会诱使他去查看你的简历附件)
简历与求职信最忌讳以下两种:大而无当,夸夸其谈。招聘者至少有一部分会拥有足够的判断力和经验,无限夸大自吹自擂的简历会直接被cancel掉;而那种满篇空话套话(例如:我具有良好的程序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谁都会写但是不好判断的话。有必要的话,请举出工作中的例子来证明你的优点),则会让人厌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多用简历”,请给予你的招聘人一点起码的尊重,多少了解一下对方公司的背景,在简历里边提一两句也会让他觉得你对这个公司有足够的重视;还有就是过于简单。专业玩家网提供500多款热门游戏下载 ,收录了当前主流的游戏外挂商家,想玩游戏赚钱 的玩家可到专业玩家网的工作室外挂的板块寻求您想要的资源!
笔者曾经收到过一份简历,曰:“我真的很想做游戏”……完了,就这一句。下场可想而知。
四、如何知道招聘信息?
目前不少游戏相关媒体和游戏研发相关、IT相关网站都会有栏目专门刊登游戏公司的招聘启事。如果你真有心进入这一行业,那么多看看这方面的招聘,也许会有机会。
另外部分大的公司,例如盛大、腾讯,每年会到校园去搞招聘活动,但个人认为这种校园招聘并不现实。
另外还有一个非正式但是很有用的渠道,那就是QQ群和BBS :游戏行业的闲人开了大把的游戏行业相关群(有上千个了吧,虽然同质性很高)。有机会加入一两个这样的群,跟圈子里边的人搭搭关系,也是获得招聘信息与推荐的一个不错的渠道。(当然了,在QQ群中要能忍受闲人们的胡扯,阿门。
投了简历之后,如果被对方看中,你可能就会有面试或者网络面试的机会。面试其实不会很难,但是要准时,有礼貌。还是那句话,请给对方一些尊重。至于面试内容则因人而异,某些公司会搞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某些公司会考较基础问题。想要游戏赚钱的玩家一款好的外挂是您必不可少的工具,想要玩游戏赚钱 的玩家找到好的 游戏工作室外挂 就 赶快投入到游戏疯狂赚钱中来吧!
五、混在游戏圈——朋友、小圈子
再次强调,每个圈子有每个圈子的“潜规则”,看得顺眼则矣,看不顺眼就不要看了。
还是不要想去改变规则吧,因为想的时候,未必有能力去改变;等到有能力去改变了,你也不想改变它了。
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在国内一年几十个亿的产出,却承载了不短的一条产业链条。研发,运营,渠道,媒体,推广,甚至包括了IDC,以及以这些环节为背景滋生的相关行业。环环相扣。也许只有少数人能够高瞻远瞩,一通百通,对所有这些环节都有很多的了解与经验,同时在各个环节上也都吃的开。
大部分人,经验与精力都集中在这些环节当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上边。举例说,做媒介的很可能会跳到媒体,做研发的与做运营角色相互转换。
人都是社会的人,工作生活,就有自己接触的范围,大量游戏人共同的范围,就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游戏圈。
个性的不同,让每个人的处事方法与原则不同,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也不同。有的人内向,只专注于本职工作,也许自己行业中交好的人就比较少;有的人外向,善于交往,也许他拥有的圈内朋友就比较多。就本人个人的经验来看,朋友多总比朋友少要好。
网络游戏这个圈子里边,分布着众多的朋友关系或者利益驱动的小圈子,这些圈子,或重合或对立或互不相干。朋友多了好办事,一点都不假。 游戏比价器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方便想出货的朋友进行价格对比,从而选择出货性价比最高的商家达到出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