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舞团》等游戏被魔化 虚拟网游蓄意发展一夜情

2009-12-01 807

从陌生到熟悉,从友情到爱情,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人生最浪漫的事不就是小手拉大手,相伴终生慢慢变老?可是,总有一些人会像王母娘娘一样,硬生生的拆散牛郎与织女,皆因两人触犯天条。近日,某部文市发〔2009〕46号通知“严格控制游戏的pk和结婚系统”,正如王母娘娘一般,用现实世界的手,强行阻止虚拟世界中的情侣们结婚。难道,游戏里谈情说爱有错?爱到浓时结婚有错?

追溯网游:青少年自由恋爱?

曾几何时,从包办婚姻的服从,到婚姻自由的选择,正是不同年代的人的爱情观缩影,是人民解放的代名词。自由恋爱更是在几千年的人性压抑之后得到空前的认同,但反观这个时代,连虚拟的网游,连青年人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难道不怕年轻一代人的反叛?从始自终,在我们的未成年阶段,谁的恋情会公开给父母,给学校老师?谁也知道公开后将会受到道德与规定谴责,又有哪一个不是喊着“老哥”、“老妹”的马甲?虽然不知道“老哥”是否会升级为“老公”,“老妹”是否会成为真正的“老婆”,但是从初中到高中,青少年的“地下党”活动不也有增无减?现在明文规定网游中对未成年人的严格管理,难道不让他们说话聊天,还是语音?亦或者是屏蔽关键字?别忘记了,他们还有火星文!到时,只怕越禁越多!

网游:禁止青少年结婚?

现在在现实中,传统婚姻也被视为对人性的压抑而受到诟病。结婚证书只值“12元”,办理手续简单到这种地步,或许是出于工作效率的需要,但不也是支持快餐文化的一种行为?时过境迁,恐怕很难判断孰对孰错,但我们可以确定,在任何时代任何语境,自由婚姻都不会带来非自由婚姻的稳定性,早在前几年,上海一份婚姻幸福调查表中显示,10%幸福,70%不幸福,剩下为离婚和一般。或许,游戏里换配偶更容易,只需要改下口而已。其实早在《魔剑》、《传奇》红火之时,那时不也没有结婚系统?但青少年不也同样爱得死去活来,这也是为什么网游一个女角色老公数不清,或者男角色的老婆数不完的情况。当然,谁不也不能忘记,游戏中的女角色有许多人妖号,或者伪娘。谁也别忘记了,女性玩家大多偏爱简单的休闲游戏。难道建立身份证性别绑定系统?谁也别忘记了,身份证也能造假!怎么禁? 在《魔剑》游戏中还能赚到大量游戏币,喜欢游戏交易的玩家赶快投入到游戏中来赚钱!玩外服的玩家需要做代理 可到专业玩家网代理板块,找到VPN代理信誉商家就可以交易。

网游:天界VS地狱?

情感禁不了,早从接触到游戏开始,就经常听报道说游戏是“毒瘤”,坑害着年轻人。如今这样的禁止令真的适用于网游?玩家玩游戏有的是寄托、有的是消磨、有的则是寻鲜,但现在的游戏越来越真实,那么对于玩家与游戏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不少游戏也出台智力答题系统,记得有款教育游戏,里面竟然是以答百科全书的题目来得到升级经验,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现在披着教育游戏外衣的《摩尔庄园》,它能保证自制力更弱的小学生不沉迷吗?目前来说,哪一款网游敢拍着胸脯说决不让人沉迷?但就目前网游趋势,对休闲玩家来说,游戏是天界,自然理智的看待游戏中的结婚系统;对沉迷其中的玩家来说,游戏是地狱,时间都花在提升装备、PK、练级的刀刃上;只有那些蓄意发展一夜情的玩家,才会有“铜须门”这类桃色事件。仙人也有2个“人”,这条禁令能禁谁? 

是与非:教育网游VS民族网游

在文件通知中,“对游戏玩家之间的PK系统、婚恋系统等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采取技术措施,加强对未成年玩家的注册指导和游戏时间限制”这条规定明确对未成年玩家的注册指导与游戏时间限制。就目前的网游手段来说,指导类无非是身份证验证、视频验证,这对坐在地球一端的玩家来说,做假不难;对于时间限制,玩个小号,练生活专业技能,赚赚游戏币,更安逸。在网游走过十年历程后,似乎国产的教育网游与民族网游占据了国内游戏市场的半边天,但几乎没有一款游戏真正的红火起来。民族网游打着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大旗,大肆贩卖他们那浅薄的不能再浅薄的包着民族文化外衣,却充斥着很黄很暴力内核的网游;教育网游则是厚颜无耻的打入教育圈,冒充教育游戏,欺骗家长,诱使青少年沉迷。两只披着羊皮的狼,心,谁更黑? 

女性地位VS恋爱自由VS性解放

在我们这个时代,自由恋爱似乎无可质疑的成为性爱的常识。这难道只是网游的错?还是网游策划的错?如今,女人似乎沦为男人的消费对象,如被魔化的《劲舞团(游戏供求信息)》是70后80后消费90后的场所。看似平等和尊重,但对女性严肃的责任被抹杀了,“男女授受不亲”也只是床头情话。更有甚者,女人成为大众的娱乐对象,在商业手段和其他牟利的手段的激化下,女性肉体是宣传符号,而其人性之美和神性之明无人问津。这也就是为什么网页游戏、大型网游那么多美女玩家、美女策划、美女SHOW GIRL是原因,2009年CHINA JOY上的大波妹“秘书”不也成为炒作焦点? 

创建新规则:不要婚姻要感情?

男女之情,本就是十分微妙的事情,千百年来谁也制止不了情生,也控制不了情灭。婚姻法第三条规定“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那么,这项人间的规定是否能用于“网游天界”的规定?如果禁止结婚,难道不会误导青少年对“结婚=责任”这个概念的形成?可以谈情说爱,但不结婚,潜意识里会不会助长“一夜情”、“双方不用负责任”的思想?果真要新规,不如把现实中的《婚姻法》引入游戏法律吧,或许会少一些16、17的花季少年“合理偷食禁果”的意识形成。而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别忘了,人才是主导,游戏只是媒介。

总之,虚拟游戏的世界是社会的缩影,无论是谁在台上作秀,都要明白在商业化运营的网游中,商人赚钱天经地义。但请不要让色情、赌博等低俗内容充斥游戏,这样或许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终究会被揭穿,玩家终有一天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游戏内涵。也不会造成网络游戏变成社会舆论面前的侏儒,永远抬不起头来。良心这个东西,该有的总会有的!又或许,一下年,将是恶搞风来袭!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为游戏工作室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