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发展史回顾 史上最短命杯具网游案例盘点

2010-09-25 1017

日前,游戏开发商Realtime Worlds正式对外宣布旗下研发的犯罪射击网游《All Points Bulletin》(中文名:全面通缉)将关闭服务器,停止运营。《全面通缉》于今年6月29日在北美开始正式运营,而仅仅在79天后官方就宣判其死刑,使之成为游戏史上最短命的网游之一。回顾整个游戏发展史,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还有许多“短命”案例,包括游戏作品、游戏厂商甚至是游戏设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那些转瞬即逝的“流星们”。

289.jpg

“短命”网游-韩服《战锤OL》

APB不是唯一一款悲剧的网游,另一款曾经一度被人看好的网游大作《战锤OL》在韩国也遭遇了夭折的厄运。继台版《战锤OL》在今年6 月结束服务后,韩国NHN 公司与EA公司于9月7日联合在游戏官网发出公告,宣布韩版《战锤OL》将于9月底停止服务。韩版《战锤OL》在去年11月的G-star上首次对外公开,1月份开启第一次封闭测试,到本月正式宣布放弃,前后仅仅经历8个月,甚至在韩国连公测都还没开始就被放弃了。据悉,虽然EA和NHN为了《战锤OL》能在韩国运营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但是考虑到市场和内部因素,最终选择放弃上线。而另一方面,《战锤OL》在大陆的代理商依然没有确定,之前有传闻某家网游公司在做内部测试评估,但之后就没下文了。《战锤OL》在亚洲市场的前景依旧不明朗。

291.jpg

“短命”虚拟游戏社区-Google Lively

Google Lively是由Google公司于2008年7月8日推出的一个以网页和Flash技术为基础的3D虚拟社区。玩家可以在这里装饰自己的房间,与其他玩家互动,同时还集成了Google的Youtube、Picasa等服务,玩家可以直接在里面发照片,看视频。Google Lively在形式上与全球最大的虚拟世界游戏Second Life非常相似。然而受当时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Google不得不在2008年12月31日关闭了这款雄心之作,整个项目发布不到半年即宣告搁浅。

290.jpg

“短命”游戏机-任天堂Virtual Boy

尽管任天堂公司推出过像Wii以及早期曾经红极一时的FC、Gameboy的经典掌机,但是或许很多玩家都不知道它还曾经发布过一款名为VirtualBoy的掌机。Virtual Boy可能是Nintendo目前为止所犯的唯一的一次重大失误。它于1995年在美国发售,由于高达179美元的售价和即使是前卫的 美国 人也无法适应的游戏风格使它几乎从未畅销过。从某种意义上讲VB的失败归咎与它在游戏性上的错误超前,当其他主机正在拼命加强2D、3D性能的时候,VB却将卖点定在立体游戏上,放弃了2D的细腻华丽和3D的临场魄力。这样的决策用现在眼光看来,虽然大胆,但决不明智。1997年Nintendo就正式宣布放弃VB,尽管这个产品前后垂死挣扎了近两年,但是与任天堂的其他掌机相比,Virtual Boy已经算是很“短命”的一个了。

“短命”游戏公司-Double Aught

随着游戏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寿命短的游戏公司或工作室很多,小编这里特别提一下一家名为Double Aught的公司。或许这个名字对玩家来说有些陌生,但是Bungie的名字应该是广为人知的吧。Bungie是 “Marathon”(马拉松)、“Myth”(神话)以及“Halo”(光晕)等经典系列游戏作品的开发商,而Double Aught则是由被微软收购前的Bungie部分离职团队成员组建的一家游戏软件公司。该公司曾经帮助Bungie开发《马拉松》三部曲的第三部《马拉松:无限狂飙》( Marathon Infinity ),负责部分场景的怪物以及武器制作。该公司于1996年成立于《马拉松:无限狂飙》发布前,而完成该作开发后当时据传在开发另一款作品,但最终胎死腹中,Double Aught在马拉松作品后没有发布任何一款新游戏就草草地关门大吉了。

292.jpg

限于篇幅,小编暂且罗列这些,或许你还可以找出其他更多“短命”案例,其实这一切无非说明了游戏行业的风险与竞争。但是无论他们存在的时间长短,都值得游戏从业者们反思。

PS:关于《全面通缉》,有一则最新消息传出,Epic Games(虚幻系列引擎开发公司)有意收购《全面通缉》,不过目前尚未有任何官方正式声明放出。或许这款游戏不会停止运营,从而有望摆脱“短命”的厄运。专业玩家网为玩家和游戏工作室提供最新最全的游戏资讯,职业玩家的首选网站。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为游戏工作室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