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网游公会 厂商需求决定他们只能这样做

2011-01-20 901

接近年终,笔者总会写关于游戏会的文章,在撰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真的很难下笔,并不是说没有可写的东西,而是看着这些资料,不知道该以何种的态度去看待这些事情。如果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公会的发展无疑是不太正规也不太健康的,但他们正是一直以这样的规则生存着,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这样选择,而是厂商的需求决定了他们只能这样做。

关键词一:炒作也跟风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原本事件炒作只是厂商和媒体的“拿手好戏”,但是去年我们看到,不少公会也搞起了这种借美女的香艳肉体、性丑闻、黑幕爆料等等题材而吸引眼球的炒作。很多人觉得,公会本身就有固定的用户资源——玩家,似乎并不需要这些手法去炒作,但是如今在厂商给予公会广告的投放数量越来越大以后,很多公会为了拉拢更多的玩家,也开始进行各种炒作。专业玩家网为游戏工作室提供最新的游戏外挂,各种资源免费下载,交流,分享您的心情!

去年比较典型的炒作应属“水果姬”,说实话,这个炒作其实并不高明,手法虽在游戏圈已经用滥,但却是屡试不爽,而且手法更加低级和恶俗。毕竟对于男性玩家来说,年轻女孩子的裸体永远充满吸引力,并且更“狠”的是,水果姬居然宣称,在其宣传的游戏到达一定人数后,还会把挡在胸前的水果拿掉,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诱惑了,这不禁让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如果这个游戏真的出色,用得着这样的手段吗?

对于这种现象,笔者只想说,宣传无可厚非,但低俗炒作可要悠着点,别到时候把自己给炒进去了。

01.jpg

更加低俗的公会炒作

关键词二:商业化的尴尬

游戏本来是给玩家带来乐趣的,可一旦要掺进了商业的味道,就让人觉得有点别扭。

游戏公会在中国的商业化之路是有些蹊跷,笔者记得自己玩网游那会,还没有商业化的游戏公会,是以纯游戏的目的存在的,公会商业化应该是大规模的蝗虫玩家演变而来,慢慢的,所有的大型公会都开始走这条“商业化”道路,本来一些纯洁的公会也开始堕落,进入到这个逐利的圈子中来。广大的游戏工作室 朋友应选择信誉较好的收货商家游戏出货,让问题尽可能少的出现在游戏出货环节。

近2009年,一些游戏公会的公司开始成立,他们希望能够将公会的品牌和用户资源转化成利益,但是这条赚钱之路却并不是那么顺利,公会商业化的发展结果,用一位网友的说法,就是变成了“商业不商业,公会不公会”的畸形团体。实际上,商业化的公会组织做的很大一部分是媒体要做的事,包括发内测号、发激活码、在论坛挂广告、帮助厂商做游戏的注册数,甚至是做游戏内的消费等等——这些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公会”组织就不是为了玩家而生,是为了赚厂商的钱,而公会本身的定位,就是玩家在游戏内的一个群体,就算它有了管理,也应该是为会员而服务,而不应该把会员变成赚钱的资本,这就是一个完全本末倒置的关系。

所以说,很多人做商业化公会,不如说是在做一个为厂商服务的公司,它不能叫“游戏公会”。

02.jpg

有人说蝗虫玩家的诞生是因为国产游戏太垃圾,你认同吗?

公会本是一个增进游戏乐趣的组织,游戏公会实体化不是一件坏事,但过于商业化会导致减少游戏本身的乐趣。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为游戏工作室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