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桌游创始人80后讲述桌魅力及游戏背景

2011-02-24 1091

“三国杀”的创造者,是三个“80后”大学生——杜彬、黄恺、李由。2008年年初,他们成立了公司,当时刚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的杜彬任ceo。

01.jpg

杜彬,“三国杀”创始人之一

中国青年报:桌游的魅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能把玩家从线上拉到线下?

杜彬: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开始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需求。比如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水吧、茶吧特别多,其实大家去那儿不是喝水喝茶的,而是去交流沟通的。经济越是发达的城市,有这种需求的人越多。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选择“三国”作为游戏背景?

杜彬:桌游无非由两个因素组成,规则和背景。规则我们可以买版权,但在背景上,大多数西方游戏的背景都是殖民和西方魔幻,不适合中国。我们肯定要用自己的背景。中国文化可供选择的元素很多,从历史、名著到武侠,“海”了去了。

说到“三国”,它最契合我们这个游戏的机制。游戏里面有四个身份,主公、忠臣、反贼、内奸,充满了尔虞我诈,这和三国很相似。背景和机制相互契合,玩家才会有最强的“代入感”(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因过于投入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编者注)。专业玩家网游戏交易平台,全方位推出日服游戏币交易,韩服游戏币交易,最诚信安全的虚拟物品交易平台,提供专业安全便捷的服务! 

我们一直都有些较劲,之前几乎所有有名的三国游戏都是日本做的,像三国无双、三国志大战等。现在“三国杀”成绩不错,这让我们比较有成就感。

中国青年报:游戏是最能承载和传播文化的载体,“三国杀”传达出的文化是什么?

杜彬:“三国杀”最突出的核心是团队。很少有一个人的胜利,一般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有时还需要玩家主动“牺牲”自己。还有一些战术,比如厚积薄发、隐忍、制衡等等,都体现了东方的智慧。

中国青年报:在你看来,桌游对青少年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杜彬:我们最开始的口号是“阳光和不插电”。现在很多小学生从5岁开始接触摩尔庄园等网游。把他们从屋里拉出来,用聚会的方式玩桌游,会比较健康和自然,也会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游戏工作室想要更快速的游戏出货,比价器无疑是最快的途径。

中国青年报:玩桌游难道就不会出现沉迷?

杜彬:如果只是在线下玩,很难出现沉迷,因为你不可能总是拖着一群人一起熬夜。网游是只要你上网,总会找到无数人跟你玩。桌游不如网游那么容易沉迷,程度也会轻得多。

中国青年报:现在很多人也会在网上玩“三国杀”啊?

杜彬:但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还是在线下,线上是线下的周边,是一种辅助形式。事实上,把任何一种桌游搬到线上,都会失去很多乐趣。我们做过评估,在线上玩“三国杀”大概比线下少了30%的乐趣。因为在线下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玩的过程中,包括打错牌、抓错牌都是很搞笑的事情,都是互动。要是搬到网上,就变成了人和设定的程序打游戏。

截止到目前,桌游在全国已有3000万玩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三国杀”玩家。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为游戏工作室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