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原来有这么多手段 看网络游戏都有哪些吸金大法

2014-05-17 2329

免费游戏真的就分文不用花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同来揭晓网络游戏的吸金大法。

C:\fakepath\1.jpg

C:\fakepath\2.jpg

抽奖类

和几率沾边的东西总是不靠谱,每当遇到抽奖活动,明知是个无底洞但我们依旧往里跳,拦都拦不住。例如LOL的5元抽皮肤活动,每次打开电脑都忍不住抽一次,“再抽剁手”似乎成为玩家的经典口头禅,但是我相信你还是会抽的。最后抽了600块,实际价值是2000元,理论上是赚了,但没抽到自己喜欢的皮肤,还是想要花钱去买。这类转盘、抽奖、随机合成行为普遍存在于现阶段的各个游戏活动当中。抽奖类的消费模式极具诱惑力。

C:\fakepath\3.jpg

挫折类

玩游戏,“升级武器,失败,不服,继续升级,再失败”。这个情节相信玩家们都切身体会到,最武器失败这种挫折在国服可以说司空见惯。而接下来剧情往往是“再失败,没钱了,坚决不服,买游戏币,充钱继续,我就不信了一个小小的武器我弄不成你,老纸有的是钱”。最后往往是“八连碎,十连跪”。

有人升级同一款武器只花了几块钱就成功了,有的人花了几千块钱却失败了,真是惨烈的现状和脸黑不黑的命运问题。而完全取消成功率限制很容易导致游戏的经济崩溃,通货膨胀。专业玩家网,网游工作室门户站,为所有游戏工作室提供游戏打金技术,游戏防封技术。

强迫症类

各种成就党,各种宝石控,各种收集狂魔。这类玩家大有人在,有的人为了集齐每种道具的整齐角标不惜花费更贵的价格买一些无用品。有的游戏会开宝石,玩家往往喜欢做到最完美的那一颗。

还有的玩家会为了1点攻击力的收益而花费高额的投入。成就党为了集齐成绩不惜花费大价钱和时间。

外观类

外观类消费和强迫症类消费模式有很大的关联,属于时装控的最有时候花费很多钱,收货的往往只是国服特色限时7天时装,或者是限时1天时装。另外天价造型重置物品对这种外观控来说,砸锅卖铁搬砖兑现都要买来重捏。

功能类

功能类的消费模式往往反映在游戏会员上,开通会员可以获得微小的战斗增益,BUFF加成,开通会员也有很多金币折扣和福利。

功能类消费模式是目前游戏收费的主流,也是玩家最值得消费的内容之一,还是最能提高游戏效率的消费之一。这种收费制度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盈利方式,稳定而持久。

社交类

社交类的消费往往和面子有一定关系。传说中的“不争馒头争口气”在此处很是恰当。为门派,为部落,为公会,为了战队,为了面子,甚至很多RPG游戏里会有喇叭功能,先阶段已经沦为玩家发泄的工具,几块钱一个的喇叭也被人比着刷到1000个。

社交类人情系统在国服可以说是顶级的,人文元素做的 丰富细腻,吸金手段多样化,结婚要花钱,买房要花钱。

吊胃口类

这类游戏还没有开测,就开始赚钱了。激活码的限制发放往往可以吊起玩家胃口,不同的测试阶段,不同的营销模式。想先玩游戏就要在激活码上下功夫。

粉丝类

这类消费模式很适合国服。各种游戏里都有骨灰级玩家,他们对游戏或是厂商充满感情。新武器,新功能,新副本,新成就,新皮肤或是该厂商的新游戏必须在第一时间体验。比如暴雪出品的新游,大部分《魔兽世界》的玩家都会无条件体验一下。游戏工作室项目,欧服,美服,台服,韩服,日服,国服,东南亚服等所有游戏收货商家信息请关注专业玩家网。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为游戏工作室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