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手游的运营困境 版本的等待以及偷渡日服

2016-11-29 636
国内玩家投奔日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版本更新的速度,好比的当年《魔兽世界》,玩家等新版本等到天荒地老,到后来实在忍不住,便纷纷“偷渡”。虽然现在手游的版本滞后并没有像当年那么夸张,但是一款游戏推出新内容,进行本地化需要时间,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审批,拖上几个月都是常有的事,所以无论国服再怎么追赶也赶不上日服的进度。可以说,一款游戏引进到中国来,首先要面对的敌人不是其他游戏,而是这款游戏自己的日服,毕竟哪个玩家不想更早玩到最新的版本呢……
国服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运营时间更久、玩家数量更多的日服的竞争,就连在日本市场对手游有促进作用的其他媒体形式的活动,都可能对国服造成负面的影响。国服更新慢,导致的不仅是运营内容掣肘,有时候就连用户体验和画质都会低日服一档。
对于版本滞后的问题,一些代理商想出的办法是加入“国服特色”内容,最常见的是国服专属角色、卡牌,此外就是各种运营活动了。日本厂商的运营活动比较简单,大多在游戏内容上下功夫,不外乎卡池追加新角色、限时掉率提高、限时副本等内容,而国内代理商往往会在继承日服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加入签到奖励、首充双倍、充值返利等活动。在游戏开服初期,密集的活动能为玩家带来可观的收益,吸引玩家入驻国服,这些套路想必国内玩家早就习以为常了。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和充值挂钩的活动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运营商在“坑钱”的印象——不充钱你怎么变得更强?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玩过日服的玩家从不吝以最苛刻的眼光看待国服,哪怕最细微的缺点也会被他们无限放大:“版本差日服太多,扭蛋价格太贵,好卡掉落概率调低了,好卡数值调低了”等诸多抱怨,相比之下,原来日服蜗牛一样的下载速度和语言障碍,甚至必须“科学上网”等限制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问题;当开发了国服特有功能(比如VIP,竞技场规则变更等),中小R和非R不但不领情,还会认为这是不重视甚至是歧视他们这些小额付费玩家。总之,他们大多数会觉得国服很坑爹,好好的游戏被“临时工”运营的这么垃圾……而诸多负面情绪则在贴吧集中爆发:喷国服,骂运营,这种现象几乎在所有来自日本的国服游戏贴吧中都有出现过。
归根结底,日系手游本身就是根据日本玩家的用户习惯而设计,其中有些设计思路和传统的国产游戏可谓大相径庭,而在引进过程中将一些“中国特色”的游戏内容强加于舶来品之上,往往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喜欢原汁原味是一部分人的天性,无论是吃东西还是玩游戏,玩家好的就是这一口“日本原味”,不顾玩家的喜好强行增设付费点圈钱,惹得玩家弃坑,甚至愤然“移民”日服,最后只会让运营商沦为日服的宣传工具。
那么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吗?怎么可能!这些道理游戏厂商不可能不懂,然而我天朝自有国情再此,有些事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以游戏版本为例,除去老生常谈的审批问题,还有一关不得不过,那就是日方的监修。
引进一款日本游戏到中国需要进行本地化,在这个过程中,日方游戏公司都会全程对游戏制作进行监督审核,在开发的不同阶段必须提交不同的监修版本,确保本地化后的游戏不会改变原作的设定。监修的初衷在于维护游戏品牌形象,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监修人员涉及的环节很多很细,在本地化过程中,游戏角色形象、剧情、系统、产品发布时间等细节,都需要与监修人员沟通并确认。而在本地化完成后的推广过程中,官方的文章、相关的推广活动,均需要让监修人员及版权方获知并确认。同时,监修的审核期一般在2周以上,审核不通过的话,还需要继续修改继续审核……因此在很多中国员工的眼中,日方的监修简直就是跟“魔鬼”差不多了……
既然引进日系游戏有这么多的困难,而日系游戏的受众市场又那么庞大,那么一些聪明的厂商自然也就开始另辟蹊径了。如今最常见的套路有三种,分别是:山寨、IP改编以及自主研发。
 
山寨作为中国游戏圈最常见的套路,往往屡试不爽,靠山寨成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而在手游领域,山寨日系游戏最成功的当属各种“舰娘”类游戏,其中的佼佼者则是《战舰少女》。《战舰少女》山寨自日本DMM和角川推出的页游《艦これ》,然而《战舰少女》除了抄袭舰娘的游戏模式以外,开发商对于游戏本身也是下了许多功夫,游戏中的立绘基本上都是原创而且质量颇高,在氪金方面也相当良心,以至于这款小作坊出品的“山寨”游戏居然还登顶了App Store中国地区付费榜的首位。而就在前不久,这款运营了两年多的手游还正式进军日本!这种山寨的逆袭也算是一个励志故事吧……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为游戏工作室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