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破500万之后 它与暴雪仍陷入窘境

2017-02-24 484
 笔者认为《守望先锋》其实是完成了跨越的一款作品。
 
  1、首先之于暴雪——
 
  (1)它跳出了艾泽拉斯大陆——以往暴雪用户体量庞大,但大多数用户还是在那几款暴雪游戏中跳来跳去,这一次《守望先锋》自造IP,吸纳了一批没玩过暴雪游戏的新用户。
 
  (2)《守望先锋》正式完结了《泰坦》之于暴雪的千秋大梦——暴雪甩掉了包袱完全跳进新领域研发,当然,如果你认为他是为了给《泰坦》这么多年的投入回流也行(注:2007年暴雪立项“泰坦”,计划打造一款划时代的Next-Gen MMO游戏,并为此招募大量研发人员,投资过亿,后来由于产品达不到预期效果,2014年正式宣布取消开发“泰坦计划”。)专业玩家网游戏比价器为游戏工作室提供即时游戏比价信息,外服游戏币比价查询,是游戏出货的最佳外服游戏交易平台。
 
  2、其次之于行业——
 
  (1)《守望先锋》不仅为暴雪,也为当今游戏圈印证了一件事情,在现下的游戏市场,不同的玩家有很多,任何一层只要能吃透,用户与收入就已经足够庞大。
 
  (2)买断制的付费模式随着市场与用户的成熟,又往前跨越了一大步,远的不说,就从最近AppStore在榜单上力推付费游戏就能看得出来,这或许也将成为2017年的一个新趋势。
 
  二、FPS+MOBA,走下神坛的暴雪“王者归来”
 
  “我们这家公司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开发什么游戏不是由商人决定的,而是由开发人员决定的。” ——Rob Pardo (暴雪娱乐副总裁:《星际争霸》、《魔兽争霸3》、《魔兽世界》游戏设计总监)
 
  即使这句话,是2007年说的。
 
  曾几何时,只要是贴上暴雪出品的标签,国内玩家的期待就高得不行,恨不得每款都是《魔兽世界》,最少也得是《暗黑破坏神》级别的神作,即便是《星际争霸2》在国内市场的低迷表现,玩家也归咎于是游戏类型的偏好不同所致,直到《风暴英雄》折戟沉沙,一夜之间,暴雪走下了神坛。
 
  《守望先锋》就是在这种境况下出场的。依靠FPS+MOBA的新颖模式,守望先锋在2016年的游戏市场突出重围,在中国,售出超过500万份,创下了买断制端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记录;在韩国,网吧占有率一度超过30%;在全球,玩家时长超430亿小时,总用户突破2500万,斩获55个“年度游戏”奖项。可以说《守望先锋》这次是为暴雪挽回了颜面。
 
  然而即便斩获了如此丰厚的成绩,笔者还是认为《守望先锋》陷在窘境之中!
 
  三、《守望先锋》的窘境:拉新停滞、流失严重并在加剧
 
  《守望先锋》的开局是很不错的,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游戏的玩家新用户增长停滞、流失率不断增加的窘境,也是有目共睹的。
 
  从数据上看,《守望先锋》在新用户的开发上,是后继乏力的,在中国虽然卖出了500万份,但发售当天就已经卖出了100万份,全球用户3个礼拜就突破了1000万,现在过了大半年,刚刚过了2500万;而随着时间的增加,大片玩家AFK,排位时间最快的是1700分的局,笔者身边3000分以上高分段的玩家也都跑到1700分以下去玩,流失率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除了FPS的天敌外挂因素,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窘境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玩法窘境:《守望先锋》不需要英雄主义,但玩家需要
 
  《守望先锋》和它的前任《风暴英雄》一样,都没有装备系统和个人等级系统,但《守望先锋》还过分强调了英雄克制。特别是在水平基本相同的天梯模式中,更难用个人表现来带动队伍,你原氏20连斩又如何?对面换个猩猩追着你跑,越到终点越是随便死。
 
  你再牛逼,但你的的血量防御永远就是那么点,打中了两枪就死,因为没有等级没有装备。而lol,dota里,杀人多了能实打实的换成经济等级装备的优势,伤害更高血更多。这实际上是最大程度的消除了个人英雄主义对于胜利的影响,与当下玩家的主流需求恰恰相反——暴雪需要英雄,但不需要英雄主义。
 
  2、版本窘境:游戏不能及时更新,玩家可以随便弃坑
 
  《守望先锋》是在《泰坦》的基础上做出来的,研发周期较短,这也影响到了游戏的后续节奏,使得现在游戏的更新效率慢,地图、英雄数量不多。相比于其他游戏的海量英雄池,动辄上百个英雄,《守望先锋》只有区区23个英雄,玩腻了?不好玩?不会玩?
 
  玩家可以随便找一个理由弃坑,暴雪却不能随便找一个英雄上架。游戏不能及时更新,玩家于是便随便弃坑。
 
  3、买断制窘境:用户获取的两难以及先天不足
 
  买断制游戏的长期热度是不可能超过免费制游戏的,因为买断制游戏的用户获取成本太高了,这就导致买断制基本就是游戏刚出来的时候大推一波,一下子拉到大量用户,但是之后就不会花太多经费去维持热度,因为拉新的效率会很低——大成本投放重复浪费,小成本又拉不来。
 
  另外,推广手段也比较匮乏:小规模的广告投放,低成本的各种推广手段都没什么用,只有大规模集中爆发式的推广才能有明显作用,而这种类型的推广又肯定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暴雪自然也把游戏后期的推广寄托在电竞身上。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为游戏工作室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 联系客服